40、乾隆时代的圆明园 也许乾隆皇帝没有料到,马戛尔尼如此不给面子,不仅拒绝彼那铎担任觐见译员,还拒绝了所有推荐的西洋人担任译员。哪怕皇上宽厚待人,也不由心生不快。而徵瑞呢,当然很愤怒。 愤怒的徵瑞带着全被拒绝的八名欧洲人离开了,马戛尔尼则又一次想起,王、乔二人,今天怎么没有来。 约一小时后,王、乔来了,通知马戛尔尼,皇上担心接待有疏露,又派了元老大臣景升经管此事,往后有事,我们直接禀报景升大人即可,不必经手徵大人。 这让马戛尔尼很高兴,终于可以摆脱徵瑞这个“鞑靼”了。 随即,派秘书麦克司惠尔和一名译员,随同王文雄去北京城察看新住所。 乔人杰则带着马戛尔尼一行人游览圆明园。游览路上,正好景升到来,他也热情为英国人导游,介绍圆明园的历史,讲解园中的景观建筑。 二百多年前,圆明园留给马戛尔尼勋爵这样的印象。 这个望不到边际的巨大园林,到底有多大? 按照今天的数据,圆明园周长十余公里,总面积三点五平方公里。但是,这与二百年前,马戛尔尼的记述相差十分悬殊。 根据陪同的中国官员介绍,马戛尔尼算出,圆明园周长大约十八英里,也就是周长二十九公里。依此估算,圆明园总面积约有四十平方公里。相比今天所说的三点五平方公里,相差超过十倍。其中原因有待考证,比如,当时的圆明园是不是还包括有猎场,养殖珍稀动物的牧场,名贵花木的种植场,或者还有其它功能区域。无论如何,我们相信,当年的圆明园周长十八英里,不是马戛尔尼毫无根据说出来的,因为英国使团还有地理学家。 四十平方公里,是个什么概念,那相当于今天一个中等城市的面积。我们不禁要问,不就是一座园林吗,就算是皇家园林,用得着这么巨大的面积吗。是不是清朝的皇帝老儿头脑一热,随口一说,就圈下这么大的面积。 当然不是的,圆明园最初营建时,面积要小得多,只是随着营造进程,决策者意识到,以中国之大,历史之悠久,各地都有各具特色的人文与自然景观,这些都应该在园明园中得到体现。 随着营建工程继续推进,决策者还意识到,尽管当时的中国最富裕,最强大。但是西方,主要是欧洲各国,也有不可轻视的人文建筑与科技成就,这些也应在圆明园中得到体现。 因为自古以来,中华民族既是自信自尊的民族,又一直是从善如流,虚心好学,渴望新知识新事物的民族。从不拒绝外来好的,先进的,有价值的东西。这一点,马戛尔尼有亲身感受,前文中曾多次说起。 尽管某些时期,中国也闭关自守,固步自封。但那只是特殊历史时期,特殊情况,绝不是中国几千年历史的主流,也不是中华民族基本的民族性格。 除了要在园中体现全中国,以致全世界最有价值的人文自然景观,还要在园中陈列全中国,全世界的文化、艺术、科技成果。例如,每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书画艺术品、每年由各国进贡来的艺术工艺品、包括来自欧洲的科技产品。还有古代流传下来的,数不清的文化典籍,艺术珍品,如《永乐大典》等等。 所以,圆明园绝不仅仅是一座单纯休闲度假的园林。其所承载的功能要多得多,巨大得多。 要承载这么多雄心勃勃的功能,圆明园的占地面积必须足够巨大。 划出这么一大快土地造园林,还不是最重要的。最重要的,是必须有足够的财力,当时的世界,唯有中国这个最富裕的大帝国才有这样的财力。其它国家,英国、法国、俄罗斯,虽然很有实力,也绝无这么大的财力。更不要说别的国家了。至于美国,还根本没有出现于地球上,也没有人预测,将来的地球上还会生出一个美国来。直到马戛尔尼访华那年,美国建国不过十余年,穷得叮噹响,一点国际地位都没有。 有了巨大的财力,还不够,还要有足够厚重的文化积淀。这个条件也是唯有中国具备。中国有至少四千年绵绵不绝的文化积淀,有资格用一座巨大的园林来展示。 有了厚重的文化积淀还不够。还有最最重要的一个条件,那就是人力。哪个国家没有人力呢。一般的人力可不行,而必须是具备足够天赋,足够智慧,又勤劳,又富于创新精神,又富于奉献精神的人。而且,种种这些人还不能少,必须足够多,甚至多得用不完。这一点也只有中国具备。 了这么多必备的条件,好大喜功的清朝皇帝才可以去实现梦想。而且真的实现了这个这个看似不可能的梦想。 由此我们意识到,圆明园建造成功,前无古人,后无来者,绝不是简单的赞誉,而是千真万确的。哪怕当今世界的财力比当年的中国大得多,哪怕当今人类的生产力巨大无比,可以轻易建造一座外观、体量比圆明园更大的建筑群,但是其文化价值,历史价值,艺术价值,比之于圆明园,恐怕望其项背都不够格。 历史不可重复,既然已经过去,也就过去了。这就像让今天的人再去创作《离骚》这么伟大的文学作品,哪怕今天的文化普及、创作手段比之于屈原时代不知高了多少倍,也是不可能的。 所以说,今天有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,以为有钱有权,就能可以重建圆明园,那不是幼稚,就是无知。最多只能仿建一坐没有灵魂的“圆明园外壳“,从而遗下笑柄。 是的,从那时,又过了近七十年,圆明园被马戛尔尼所代表的,“文明”的英国军队联合法国军队共同洗劫了,焚毀了。然而,历史就是这样的,无法挽回。 回到马戛尔尼这里。 行走于这宏大精奇,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。马戛尔尼除了惊叹,还是惊叹,他写道,“吾笔记中欲详言其状,亦觉景物万千,不知从何处说起。” 惊叹之中,一行英国人跟随景升来到了圆明园最重要的建筑,正大光明宝殿。 正大光明殿依照紫禁城太和殿建造,是圆明园四十景之首,是当时地球上最伟大帝国的最高统治者,中国皇帝处理政务,宴会臣下,接见外国使臣的场所。高大威严,摄人心魂。 大殿主体之广,约800平米。皇帝御坐设于殿内一高出地面的平台中央。宝座雕刻精美繁复。马戛尔尼发现,宝座是用产自英国的桃花芯木制成,这令他自豪。还有,大殿一角陈放着一座时钟,细看铭文,原来那钟产自英国伦敦理敦赫尔街乔治克拉克钟表店,钟上镶钳许多宝石,能自动奏鸣十二种英国古典乐曲,是很久以前的英国产品。 见到来自家乡的东西,马戛尔尼突发奇想。这次带来的礼物,也有许多华贵精美的,也有资格置于正大光明宝殿。 他想像着,皇帝御座两则,一则置放地球仪,一则置放浑天仪;大殿靠北,架设行星仪;大殿靠南,置放弗拉苏氏天体运行仪,还要置放佛列姆内大自鸣钟、风雨表、特拜歇尧瓷像和瓷器。 马戛尔尼非常自信地认为,产自英国的东西代表了西方世界的最高水平。如果与中国自产的,代表东方世界最高水平的物品共聚一堂,则更能彰显中国皇帝既是地球上,也是宇宙中威名尊荣登峰造极之人。他越想越觉得很有道理,准备正式向中国皇帝建议。 对于他的建议,中国人会不会采纳呢。前面说过,中华民族是最具包容性的民族,不会拒绝好的东西。所以,英国的桃花芯木可以用来制御座,英国的时钟可以放置于大殿一角,虽然只放在角落里,那个地位也够高了。 不过,等他们到了承德避暑山庄,还将看到,来自海外更好的东西多得令他目瞪口呆。其实,圆明园中也多,只是他们仅仅游览了圆明园极少一部分,没有机会看到更多的。 园中小憩,景升命人上水果点心招待。哪里料到,刚一坐下,徵瑞又出现了,还殷勤劝英国人吃这吃那。这一下,马戛尔尼又不高兴了,刚刚还说徵瑞不再经手接待工作,他怎么又来了?看样子,还是不能摆脱这家伙。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今天早些时候,王、乔两位所说,接待事务直接报告景升就行,不再经过徵瑞,绝不是随便说的。很有可能,由于马戛尔尼拒绝了所有皇上推荐的八个欧洲人当译员,因而大家都很愤怒,那就还是让高傲的徵瑞继续负责此事,以便对英国人有所约束。让他们明白,两国外交,应该要互相尊重。 晚上八时,麦克司惠尔和译员返回圆明园,说新住所己经看过,有客厅,有卧房,有天井,非常优雅。马戛尔尼又高兴起来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