逝去如风:问好面版三月三! (2017-03-30 18:44)
使用道具 举报
逝去如风:圣人曰:不戚戚于贫困,不汲汲于富贵。“土豪”至上,斯文当然扫地。但相信还是会有所转变的! (2017-03-30 18:43)
卖热干面的:呵呵,我们抱团取暖! 内容来自[短消息] (2017-03-28 10:19)
卖热干面的:我以为是民国之初崇尚文化的传统还在。无论当局还是文人还是百姓,都认可有文化才好。一些目不识丁的军阀都尊敬文化人。这样的氛围下才有人专心做学问。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,那个时候无论多乱,思想自由是始终有的。没有思想自由不可能产生大师! (2017-03-28 10:18)
元辰:是的,无论顺逆,净守自心,足矣。 (2017-03-28 01:10)
逝去如风:面版好!你说的这个现象我也很纳闷,要说,民国更是中国资本经济“初级阶段”,唯利是图更是不择手段,但文人们好像还是有气节的,鲁迅、胡适等灿若群星的大师,无论何种观点,都不是以文作稻粮谋的,即便国难时期,西南联大的教授们也是气质干云的。倒是当下,这名利简直就是无 .. (2017-03-27 09:23)
逝去如风:要说现在把无聊当有趣还真是不一而足,有研究鲁迅薪水多少多少,生计无忧,有条件与学生相爱。也有考证陶渊明的俸禄几何,足以供他“采菊东篱下,守拙归园田。”不必为五斗米折腰。我等一草介,唯爱书中那点恬静,图那份“欲辩已忘言”的心境。当然,也并不悲观。“这是最好的时 .. (2017-03-27 09:53)
元辰:如此的虔诚心态就甚好。沈老之人之人强过许多同时代的大文人。而文人最重要的是忍受与雅静的心境,外面如论如何乱,自心不乱,生计无论如何艰难,其性不改。沈老就是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大文人。而这种心境在当代文人身上,很少能看到。大家都在急急忙忙做学问找位置求名声,固然不错 .. (2017-03-25 00:47)
卖热干面的:呵呵,兄长文字文气十足,我学习都来不及呢! (2017-03-24 10:02)
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
|小黑屋|长江论坛
GMT+8, 2021-3-8 15:11 , Processed in 0.082773 second(s), 13 queries .
Powered by Discuz! X3.3
© 2001-2017 Comsenz Inc.